一、赛项介绍
大赛名称:2022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赛项名称:无人机应用技能赛项
赛项组别:高校组、职校组、青少年组
归属类别:无人机应用类
二、竞赛目的
本项竞赛由行、校、企联合设计组赛,将现代企业的产品开发与实际生产过程特性设计到赛项中,以无人机组装、调试、应用飞行为内容,针对无人机行业典型工作岗位,培养学生无人机应用技能,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使学校能够更好地建设专业,提高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
三、参赛组队
参赛对象:高等院校、职业院校、青少年
参赛人数:本赛项采用团体赛方式组队报名参赛,采用由3+1组团模式。其中参赛队员3名(设队长1名,3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指导教师1名。
参赛说明:同一单位最多推荐2支参赛队伍参赛。
着装要求:要求参赛选手着装简洁大方得体,不得穿着奇装异服,不得佩戴夸张的饰物。
四、赛事安排
比赛时间:2022年12月13日-2022年12月15日,为期三天。
比赛地点: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比赛报名:
1.各参赛队于2022年12月1日前向大赛组委会报名参赛,参赛队请用“学校+队伍名称”命名。同时指定联络人1名,将联络人姓名、职称、职务、手机号和电子邮箱等信息发至组委会电子邮箱。各参赛队收到回复的确认邮件表示报名成功。
2.各参赛队伍于2022年12月1日前将参赛人员电子版名单发至组委会电子邮箱,作为证书上的人员名单。
3.比赛日程安排如下:
注:具体时间地点以赛前通知为准。
五、竞赛内容
竞赛内容包括无人机理论考核、无人机组装与调试、竞速飞行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无人机理论考核
1.重点考核:安全、法规、无人机基础知识。
2.竞赛内容:现场答卷。
3.竞赛分值:20分
(二)第二阶段:无人机组装与调试
1.重点考核:行业应用无人机装配、配件检测、装配质量。
2.竞赛内容:选手使用组委会指定的机型进行现场组装、调试、诊断、排除故障(检查安装过程中是否安装错误),并进行试飞。
3.竞赛分值:40 分
4.评分标准:
(三)第三阶段:竞速飞行
1.重点考核:竞速飞行以无人机竞速为主题,重点考验参赛选手对于无人机操纵的能力(起飞、平飞、转弯、降落等),及在比赛期间的心理素质。
2.竞赛内容:比赛场地分为3个区域,有选手区,裁判区及竞赛区。比赛开始后,选手只允许站在选手区指定的区域内,不允许走动,不能跟随飞机。比赛场地外不得放置任何能够对场内无人机产生影响的装置。
竞赛区包括起降点,赛道,标志物。无人机在启动后应在赛道区域内飞行。
每场比赛中每队选派两名选手参赛,所有参赛选手中以完成3圈赛道用时最短者获胜。
沿着指示线路飞行,完成三圈飞行即结束。
起降点效果要求示意图:
3.竞赛分值:40 分
4.评分标准:
4.比赛过程:
I准备过程
1)前一轮比赛开始时,下一轮的参赛选手应迅速去检录区检录,由助理裁判登记选手姓名并检查参赛器材,参赛器材通过检查则可以参加比赛,若不符合要求选手应及时更换。若在本轮比赛开始时,选手仍未通过检查则视为本场比赛弃权。如果累计三次检录点名未到,按弃赛处理。
2)在检录开始前参赛选手应自行为无人机更换满电电池。如比赛中出现电量不足而自动降落的,将按坠机处理。并由裁判记录圈数、进度和比赛时间,以此成绩进行排名。
3)在检录完成前,参赛选手可申请更换无人机。一旦检录完成,该无人机被视为参赛选手本场比赛的唯一指定参赛器材,将不再允许更换无人机;
4)每场比赛开始前,参赛选手有一定的准备时间,在裁判的指挥下,按次序先后对频,并将已对好频的无人机放置于指定起飞点。
II比赛过程
1)在参赛选手确认准备完毕后,裁判员会给出比赛开始信号,此时正式开始比赛。
2)在裁判员未给出比赛开始信号之前无人机发生动作,即按犯规处理。
3)在裁判员给出比赛开始信号后,可立即解锁无人机开始比赛。
4)比赛开始后,参赛选手无权以任何理由,请求重飞。
5)比赛各方需控制无人机在规定赛道内飞行,不得飞出场地,同时应当避免与其他比赛选手的无人机发生碰撞。
6)比赛不设捡机人员,摔机后3秒内能自行起飞的可继续比赛,不能自行起飞的即按坠毁处理,裁判宣布本场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自行入场取回无人机。摔机后复飞的无人机,如裁判发现机体存在安全隐患,裁判有权要求无人机立即降落。
7)比赛期间,若选手操控失误导致飞机受到损坏,责任自负。
8)整个比赛期间,无人机使用必须遵守组委会的各项规定。
III比赛选手
1)参赛选手未经裁判员允许禁止离开选手区指定位置。
2)参赛选手禁止在场上使用任何方式干扰同比赛的其他选手。
3)未经裁判员允许,选手不得接触自己的无人机。
IV比赛处罚
若飞行员在比赛中因为转弯或者直线飞行时为缩减航道,未绕过指定旗杆与拱门,参赛选手可继续比赛,裁判可依据飞行情况判定加罚秒数。同时一些犯规行为也将被加罚秒数。处罚计算如下:
1)参赛选手在无人机准备过程中未听从裁判指挥并被裁判判为犯规,一次总时间增加5秒。
2)参赛选手未经裁判员允许离开选手区,一次总时间增加5秒;参赛选手未经裁判员允许触碰无人机,一次总时间增加5秒。
3)参赛选手在裁判未发出比赛开始信号前启动无人机,一次总时间增加5秒。
4)参赛选手未按规则绕过刀旗一次(要求从刀旗外侧严格按赛道飞行),总时间增加20秒。
5)参赛选手未按规则穿过拱门,环形门或隧道一次,总时间增加20秒。
6)参赛选手如有上诉犯规行为,且犯规总和累计三次即判定坠毁,选手应立即听从裁判员信号停止飞行。
7)参赛选手操控无人机时出现挂网情况,不能复飞者,按坠毁判定。
V比赛结束
1)当所有参赛人员完成比赛、比赛中除完成比赛的人员外无能够继续进行比赛的人员时,比赛结束。
2)在比赛结束后,选手应尽快携带飞机及设备离开竞赛区。
六、竞赛器材
由组委会发布并在参赛前通过组委会检查及登记的符合该项比赛要求的无人机器材。参赛者在无人机调试、练习、参赛的任何时候均应将安全放在首位,并应与组委会充分合作,以确保比赛运行涉及的每个人(包括选手、观众和工作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参赛选手在练习及比赛的时候必须站在防护网外。
(1)无人机规格:
青少年组:对称电机轴距180 至 230毫米之间,使用无刷外转子马达和PWM 电调作为动力系统。马达定子直径在21-24mm之间。电池最大电压16.8V (4S),容量不大于2200mah。放电倍率不限。
高校组、职教组:对称电机轴距 360-400 毫米之间,使用无刷外转子马达和PWM 电调作为动力系统。马达定子直径在21-24mm之间,马达安装角度可调。电池最大电压不大于16.8V (4S),容量不大于5200mah。放电倍率不限。
(2)无人机控制器:
遥控器需使用2.4GHz 制式的信号传输。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信号改装,增加功率,增程。单轮比赛中,不允许更换控制器。比赛过程中每台无人机只使用一个控制器。以上两组飞行器不得使用GPS 等具备导航,定高定位功能的设备,请用姿态或手动模式以第三视角飞行参加比赛。
(3)器材推荐:
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应用技能赛项推荐套件.
高校组推荐型号:TH-380组装教学无人机。
职校组推荐型号:TH-380组装教学无人机。
青少年组推荐型号:TH-200 教学无人机。
器材联系:李老师13520393070(微信)
七、奖项设置
比赛设置团体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具体如下:
团体奖
一等奖:证书、奖杯
二等奖:证书、奖杯
三等奖:证书、奖杯
八、参赛报名
九、其他说明
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住宿费自理。比赛用器材和耗材由各队按组委会要求自行准备,并对设备的安全性负责。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历届活动展示
-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诚邀——
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无人机行业应用各领域、开展无人机教育的专业和社团的学校、基础教育无人机社团的学校合作。
公众号 : 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微信合作:13520393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