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无人机创新设计赛项规程 admin -发布于:2022-01-11 20:03:03

  一、赛项介绍

  大赛名称: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赛项名称:无人机创新设计赛项

  赛项组别:高校组、职业院校组

  归属类别: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

  支持单位: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二、赛项目的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印发的《关于促进和规范民用无人机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将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设立无人机相关专业,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无人机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全产链人才队伍。

  本赛项依据当前无人机应用技术在通用航空领域的实际应用场景,重点考核无人机应用开发技术技能,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相结合,以飞行控制、无人机应用开发和指定任务编程实现为主要竞赛内容。赛项以真实应用场景为背景,要求参赛选手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任务书要求组装并使用软件调试无人机配件相关参数,使之能够在无人机遥控器的配合下,实现规定动作。赛项主要考察参赛选手对传感器校准、参数调试、电路装调、飞行操控及无人机应用开发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举办本赛项将推进电子信息类、装备制造类专业中无人机应用技术、无人机研发设计、智能无人机等相关专业方向的建设,培养无人机智能应用开发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探索一个场景、开创一条赛道。无人机创新设计赛项,将每次推出一个新主题,本赛项通过对无人机物流场景持续迭代优化,找出最佳方案,通过问题引导研究团队和教学机构思考新方法新思路,进行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

  三、赛项特色

  1、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体现无人机技术应用发展方向,引导学校参与无人机产业创新

  无人机应用领域广泛,这次疫情期间也产生大量的新兴应用场景,本着产业需求为导向,推动无人机创新应用。

  2、设置选手答辩环节,挖掘高质量技术人才.

  本次比赛设置选手答辩环节,选手将根据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学习的专业知识、竞赛设计所涉及到的知识、以及设计过程的感悟与思考进行答辩,有助于挖掘高质量技术人才。

  3、改革竞赛评分方式,全面评价竞赛结果

  采用多元评价机制,加大社会公众,尤其是企业行业参与力度。本赛项以现场裁判技术评分为主,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媒体、参赛院校师生参与评价。

  四、参赛组队

  参赛对象:高等院校、职业院校

  参赛人数:本赛项采用团体赛方式组队报名参赛,采用由3+1组团模式。其中参赛队员3名(设队长1名,3名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指导教师1名。由“2022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无人机创新设计》赛项执委会统一组织和邀请。

  参赛说明:同一单位最多推荐2支参赛队伍参赛。

  着装要求:要求参赛选手着装简洁大方得体,不得穿着奇装异服,不得佩戴夸张的饰物。

  五、竞赛时间安排

  I比赛时间:2022年12月13日-15日。

  II比赛地点:北京亦庄.亦创国际会展中心

  III比赛报名:

  1.各参赛队于2022年12月1日前向大赛组委会报名参赛,参赛队请用“学校+队伍名称”命名。同时指定联络人1名,将联络人姓名、职称、职务、手机号和电子邮箱等信息发至组委会电子邮箱。各参赛队收到回复的确认邮件表示报名成功。

  2.各参赛队伍于2022年12月1 日前将参赛人员电子版名单发至组委会电子邮箱,作为奖状上的人员名单。

  (比赛时间地点安排根据赛项和参赛队伍情况有调整,以赛前通知为准)

  六、竞赛内容

  i比赛内容

  比赛内容围绕无人机精准物流行业应用方向,具体分为赛前路演环节、无人机部件设计、现场竞赛环节、创新答辩环节四个部分。

  采用组委会指定的无人机平台,实现重物抓取搬运轻放,参赛队伍自行改进设计抓取装置、飞行控制编程、物体投放装置;本次搬运的物体为一个重量约200g的手机模型,长宽高尺寸为147*72*8mm,手机模型采用磁吸盘式支架固定,无人机起飞后从指定平面上将物品抓起,绕障碍飞行,并在指定位置投放下来,由于是重物,必须确保轻投轻放,无损伤投放(投放高度不低于700mm,从机架底座算起,以投放高度参照杆为准)。

  考核要点:

  1、任务实现的创新能力,无人机的创新改进及操作过程的创意

  2、物体抓取投放能力、投放装置优化,怎样做到无损伤投放

  3、抓取投放位置精准确定

  ii竞赛过程

  本赛项以现场裁判技术评分为主(占比85%),同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媒体、参赛院校师生等公众参与评判(占比15%)。

  第一阶段:赛前路演环节

  1、重点考核:无人机创新设计效果、视频文字介绍

  2、竞赛内容:各个参赛队伍将自主设计的无人机进行飞行展示表演,展示设计的创新点和功能创新点,并用一段文字说明创新点;在4月15日前将视频、图片、说明文字等素材提交给组委会,参与公众评选,评选结果按评分规则记分。

  3、评分标准:海选投票15分,组委会在大赛公众号发布各个参赛队伍创新设计视频文字,依据公众投票数据顺序排列计分。

  第二阶段:无人机创新设计

  1、重点考核:无人机创新设计的深度和广度

  2、竞赛内容:参赛队伍可以对飞控、传感器进行开发设计、对抓取投放装置进行创新改进;自主设计并制作一个能搭载到无人机上的抓取和无损投放装置,设计要求可以抓取和无损投放200g、尺寸为手机大小的物品,抓取和投放动作可由编程控制自动完成,也可由飞行遥控器手动控制完成。

  3、评分标准:

  第三阶段:现场竞赛环节

  1、重点考核:通过创新设计的无人机完成任务的能力及效率

  2、竞赛内容:

  a)飞行抓取任务:无人机从指定起飞点(F)起飞后保持悬停,比赛开始计时,飞向抓取点(A)执行抓取物品任务。飞行过程中允许手动操控或通过编程自动控制抓取物品,物品摆放位置以比赛现场组委会布置为准;

  b)飞行避障任务:比赛现场提供1、2、3、4号圆环障碍物,障碍物内框尺寸(直径)不低于1200mm。无人机抓取物品后,按1-2-3-4路径穿越障碍物。避障飞行过程中如遇物品掉落,则须重新开始。飞行过程中允许手动操控或通过编程自动控制躲避和穿越障碍物(飞控手只能单人单机操控),障碍物摆放位置以比赛现场组委会布置为准;

  c)精准投放任务:比赛现场提供一个直径为200mm圆柱投放点(B),高度为300mm。无人机携带抓取的物品穿越障碍物后到达投放点(B)上方进行投放,投放点(B)处邻近位置设置高度参照杆,投放时无人机脚架部分最低处距离投放点不得低于700mm,投放物品时不得直接从空中投放,须采用“软着陆”无损方式投放。飞行过程中允许手动操控或通过编程自动控制实现精准投放,投放完毕后无人机降落到着陆点(L),任务结束。

  3、评分标准:

  第四阶段:创新答辩环节

  1、重点考核:参赛队伍创新设计作品展示、创新点陈述讲解

  2、竞赛内容:参赛队伍在现有无人机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并通过PPT、视频或实物展示,现场针对创新点、设计思路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答辩。

  3、评分标准:

  iii职业素养及安全规范

  本次比赛要求参赛选手、指导教师严格注意安全:

  1、禁止在无人机网外飞行和试飞

  2、无人机在网内飞行中,禁止任何人进入网内

  3、确保安全用电

  涉及安全规范违规,将直接取消比赛资格。裁判可以根据参赛队伍职业素养及安全规范酌情扣分

  iv比赛说明:

  1、TH-CX500(V3.0)为本赛项指定无人机平台,参赛队伍可以对无人机平台进行创新设计改进,对部件、结构进行局部调整,对控制进行修改,达到预计的创新效果,完成比赛内容;无人机部件、抓取和投放结构及各电路板的设计可以预先设计并制作好,比赛时带入赛场。参赛器材链接:TH-CX500(V3.0)无人机创新设计平台

  2、比赛时根据赛题的要求和场地实际布置情况,允许现场编制控制程序完成比赛任务(如自动避障、颜色识别、精准投放等功能)。

  3、比赛评分原则,根据赛题的要求,完成相关功能和任务,用时短者得分为高。

  4、器材联系:李老师13520393070(微信)

  七、比赛场地说明

  1、竞赛在室内进行,赛位环境总面积500㎡左右(可根据实际场地分多个组别),赛位按照布局示意图布置。

  2、每个参赛队设置工作台和工作椅,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工作台上面摆放电子仪器仪表和用于电子及机械结构部件安装的工具等,工作台内提供有220V电源。

  3、赛场设置飞行网,赛道为8*8米,外网10*10米,高4m。飞行区域将提供给参赛队训练飞行与竞赛飞行使用,飞行区域将用飞行围笼进行保护。

  无人机飞行区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八、比赛成绩与获奖

  各参赛队比赛成绩由技术评分与公众评分两部分组成,按比例将两部分评分汇总形成最终参赛队比赛成绩,按分数由高向低排序,颁发2022年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奖。

  比赛设置团体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具体如下:

  一等奖:证书、奖杯

  二等奖:证书、奖杯

  三等奖:证书、奖杯

  九、赛项安全

  赛事安全是技能竞赛一切工作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赛事筹备和运行工作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赛项执委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大赛期间参赛选手、指导教师、裁判员、工作人员及观众的人身安全。

  比赛期间发生意外事故,发现者应第一时间报告赛项执委会,同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态扩大。赛项执委会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予以解决并向赛区执委会报告。

  (一)安全操作要求

  1.竞赛场地指定了飞行空域与安全空域,禁止非工作人员和非上场参赛队员进入飞行空域;无人机飞行中禁止任何人员进入飞行空域。

  2.现场设置防护围网,既方便裁判和选手观察飞行测试情况,又防止无人机异常飞行造成伤害。

  3.禁止在飞行空域外进行无人机飞行。当参赛选手进入飞行空域取放飞机时,必须征得裁判同意方可进入飞行空域。严禁选手将激光部件通电后恶意向其他人员照射。

  4.参赛选手进入赛场比赛,必须穿带符合安全要求的服装和绝缘鞋,不得穿背心、短裤和拖鞋。

  5.赛场设备是依照赛项要求安放,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满足赛项的可操作性。参赛选手不得擅自移动、调换和更换。

  6.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开启电源,不得带电操作,以免造成伤害和事故。

  7.比赛结束,参赛选手必须首先关闭电源,清洁桌面,扫除垃圾,整理工作现场,所有移动过的仪器、设备都必须恢复原状。参赛选手与裁判办理终结手续后,方可离场。

  8.参赛选手应爱护比赛场所的仪器和设备,操作仪器和设备时,应按规定的操作程序谨慎操作。操作中若违反安全操作规定导致发生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将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二)比赛环境

  1.执委会在赛前组织专人对比赛现场、住宿场所和交通保障进行考察,并对安全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赛场的布置,赛场内的器材、设备,符合国家有关安全规定。承办单位赛前将按照执委会要求排除安全隐患。

  2.选手进场后开赛前,裁判长将统一进行告知安全操作规范。

  3.承办单位将制定赛场用电预案。现场提供医疗和消防安全保障。

  4.执委会将会同承办单位制定开放赛场和体验区的人员疏导方案。赛场环境中除了设置齐全的指示标志外,还将增加引导人员,并开辟备用通道。

  5.大赛期间,承办单位将按照执委会要求在赛场管理的关键岗位,增加力量,建立安全管理日志。

  6.参赛选手进入赛位,赛事裁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场所,严禁携带通讯、照相摄录设备,禁止携带记录用具。如确有需要,由赛场统一配置、统一管理。赛项将根据需要配置安检设备对进入赛场重要区域的人员进行安检。

  十、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参赛队选手在报名获得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选手因故不能参赛,所在学校需出具书面说明并按相关参赛选手资格补充人员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参赛队不得更换参赛选手,允许队员缺席竞赛。

  2.参赛队按照大赛赛程安排凭大赛执委会颁发的参赛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参加比赛及相关活动。

  3.各参赛队按赛项执委会统一安排参加比赛前熟悉场地环境的活动。

  4.各参赛队按赛项执委会统一要求,准时参加赛前说明会和抽签仪式。

  5.各参赛队在比赛期间,应保证所有参赛选手的安全,防止交通事故和其它意外事故的发生,为参赛选手购买人身意外保险。

  6.各参赛队要发扬良好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参赛资格,名次无效。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应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比赛的技术规则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2.在比赛期间指导教师不允许对选手进行指导,禁止使用通讯工具,须在规定的区域观摩或休息,遵守相关规定,部分指导教师代表按要求完成赛事评判。

  3.指导教师应在赛后做好技术总结和工作总结。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进入赛场前须将手机等通讯工具交赛场相关人员妥善保管,接受安检,违规带入禁带物品(含U盘、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石英钟表、电子元器件等),一经查出取消比赛资格。

  2.任务书如出现缺页、字迹不清等问题,请及时向裁判示意,并进行更换;比赛结束后,现场下发的所有纸质材料均须留在赛场,不得带离赛场,一经发现视为作弊处理。

  3.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因选手个人原因导致交流220V电源供电故障,该参赛队总成绩扣5分。

  4.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因操作不当导致人身或设备安全事故,扣10-20分,情况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5.参赛选手有不服从裁判及监考、扰乱赛场秩序等行为(如在飞行空域外启动无人机进行飞行,将激光部件通电后恶意向其他人员照射等行为)扣10分,情节严重的,取消参赛队竞赛成绩。有作弊行为的,取消参赛队参赛资格。

  6.违反赛场纪律,依据情节轻重,扣1~5分。情节特别严重,并产生不良后果的,则报赛项执委会批准,由裁判长宣布终止该选手的比赛。

  7.现场裁判宣布竞赛时间结束,选手仍继续操作的,由现场裁判负责记录扣1~5分,情节严重,警告无效的,取消参赛资格。

  8.参赛团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书要求的内容,任务实现过程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必须存储到任务书的指定位置,未存储到指定位置造成裁判组无法检查结果,相应部分不得分。

  9.比赛过程中,选手认定设备或器件有故障可向裁判员提出更换;如器件或设备经裁判长、现场裁判、技术人员及仲裁共同检测并判定为完好,器件或设备的检测判定时间计入比赛时间,不予以延时补偿;如果器件或设备经测定确有故障,则当场更换设备,此过程中(设备检测判定开始到更换完成)造成的时间损失,在比赛时间结束后,酌情对该参赛队进行等量的时间延迟补偿。

  十一、参赛报名咨询

  大赛公众号: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大赛咨询:

  李老师13520393070

  杨老师18851162685

  何老师18211079213

  参赛器材链接:TH-CX500(V3.0)无人机创新设计平台

  十二、其他说明

  本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交通住宿费自理。比赛用器材和耗材由各队自行准备,并对设备的安全性负责。

  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同期活动

全球无人机大会:

领航全域 展翼未来!2022全球无人机应用及防控大会暨无人机产业博览会将在京举办

应用技能赛项:

2022无人机应用技能赛项规程

TH-380组装教学无人机

TH-200 教学无人机


往届活动

2021首届电力无人机安全应用论坛成功举办

2021全国无人机教育产教融合论坛成功举办

2021全国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成功举办

2021创新设计路演海选(第一批)

2021创新设计路演海选(第二批)

-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诚邀——

无人机全产业链企业、无人机行业应用各领域、开展无人机教育的专业和社团的学校、基础教育无人机社团的学校合作。



公众号 : 无人机创新技能大赛

微信合作:13520393070